中國最新刺激措施面臨市場懷疑

China's Economic

(SeaPRwire) –   中國政府持續努力刺激和恢復經濟信心,導致現金注入金融體系的紀錄水平,並擴大對困擾不斷的房地產行業的支持。儘管有這些措施,市場反應平淡,上海綜合指數在早期上漲後下跌-0.56%。

中國人民銀行(PBOC)在此戰略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其中期借貸融資工具注入約8000億元(1120億美元)的一年期貸款,這是分析師預期的兩倍。此紀錄性注資旨在向商業貸款機構提供更多流動資金,使其能夠購買支持基礎設施支出的政府債券。然而,挑戰在於在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以支持政府債券銷售但不引發人民幣下跌。

除貨幣措施外,中國政府加強支持困擾不斷的房地產市場。這一舉動是在房價連續六個月下跌和房地產投資趨勢疲弱的擔憂數據背景下採取的。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已將北京和上海第一套和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低。鑑於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及相關行業佔經濟的20%左右,這些干預尤為重要。

儘管有這些努力,市場觀察人士對中國刺激計劃的整體影響仍持懷疑態度。投資者對缺乏更強大的措施表示失望,因為過去的干預未能加速經濟復甦或穩定股票市場。渣打銀行評論道:「還太早下定論,」強調投資者情緒的持續脆弱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帶來的風險。

中國刺激措施後短暫市場樂觀情緒反覆出現的模式,引起投資者擔憂。整年以來,中國股市面臨下行趨勢,原因是經濟放緩、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房地產危機持續的擔憂。標準普爾亞太區分部強調,需要更全面行動,表示「注入流動性和嘗試增加金融供給是有幫助的,但如果沒有願意消費或投資的意願,可能不足以應對。」

隨著中國應對經濟挑戰,其刺激措施的成效將繼續成為形塑市場情緒和投資者信心的關鍵因素。

本文由第三方內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領域: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實時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90個國家350萬台財經用戶終端。SeaPRwire支持英語、韓語、日語、阿拉伯語、越南語、泰語、印度尼西亞語、馬來語、德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文等多種語言的新聞稿發佈。部分中文媒體包括:BuzzHongKong, TIHongKong, TaiwanPR, TWZip, TaipeiCool, DotDebut, TWNut, BaseTopics, EastM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