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這個位於哈瓦那郊區的小鎮,已經在默默無聲地為世界產出最優秀的奧運拳擊選手數十年。
自1972年以來,在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熱衷和投資體育的推動下,古巴選手已經贏得41面金牌、19面銀牌和18面銅牌——這是除了規模和經濟實力更大的美國以外,其他任何國家都難以企及的令人敬畏的成就。
數十年來,古巴人面臨食物、醫療和燃料的短缺——這些都是任何正常訓練計劃必需的。然而,儘管短缺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今天比1959年卡斯楚革命奪權以來任何其他時期都更嚴重——他們仍在繼續獲勝。
兩屆奧運冠軍胡里奧·拉·克魯茲(Julio La Cruz),34歲,在一場訓練結束後滿身大汗,微微一笑時表示古巴的成功秘密。
路透社獲得了罕見的訪問機會,了解到埃爾瓦哈伊設施(El Wajay facility),它由多個訓練擂台的單層建築組成,還有一個獎盃博物館、籃球場、簡單的混凝土塊宿舍,甚至一小片種植香蕉的小園地,以幫助餵養駐訓的運動員。
但拉菲卡國家拳擊學校(La Finca, as the National Boxing School is known)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它擁有的,而是缺乏的:幾乎沒有複雜的設備,沒有 cutting-edge 的電腦監測,也沒有水療來結束一天的訓練,這在歐洲一些高端的競技和訓練場所可能是常見的。
除了在健身房裡花幾個小時,拳擊選手通過自行設計的訓練來完成準備:敲擊卡車輪胎、自製沙包和用於拉車出溝渠的繩索。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